查看原文
其他

【林场改革】刘春延:国有林场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5-12-23 中国林业网

“国有林场经过多年的建设,为国家森林资源最丰富、森林功能最完善、生物多样性最富集、森林景观最优美的区域,应该说对我国经济建设,特别是生态建设,发挥了巨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副总站长刘春延表示。


全国有3900多个国有林场,集中分布在大江大河的源头,风沙前线、水库周围等一切生态脆弱的地区和生态重点地区。国有林场构成了国家生态安全的基本骨架,守住了国家的生态安全的底线。国有林场在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森林游憩和能源防护等七项服务功能总价值达到了8.4万亿元,占到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的三分之二。中国3900多国有林场的植被,碳储量占全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每年吸收大气污染物的数量达到800多万吨,年制成量达到了11亿吨,固碳释氧的作用十分巨大,是我国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


有1300多个林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有2500多个林场建立了森林公园,有240多个林场建立了湿地公园,分别都占到了我们国家总量的60%、90%和50%。就是我们国家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比如黄山、泰山、九寨沟、张家界等等,也都坐落在国有林场的经营区内。这些风景名胜区和经营区,有可能旅游的经营管理不是林场人在直接从事,但是培育保护资源的重任是这帮人在肩负着,应该说为人民的休闲游乐提供了重要场所,为提高城镇的品质、形象,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有林场在它取得辉煌绿色的业绩的同时,自身发展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解决,要制约它可持续发展,要制约它的骨干作用、功能的发挥。


刘春延表示,国有林场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国有林场的政策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国有林场是有这样几个特点,它是不工不农、不事不企、不城不乡,不工不农,就是因为它既不属于工业,也不属于农业,既不像工人,也不像农民。改变国有林场现状,除了国家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外,更需要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进一步扶持和创新

改变国有林场现状,除了国家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外,更需要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进一步扶持和创新。目前,国有林场75%以上都是县级管理,有的还是乡镇管理。它在争取地方发展政策,在保护资源这方面的话语权非常有限。另外,管理层级低,投入渠道不畅通。另外,吸引人才的这个吸引力也不足,这就使它的发展呈现一种弱势化的趋向。

2011年,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甘肃七个省开展了国有林场改革试点。2013年,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方案以来,七个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目前江西、浙江、甘肃三个省已经完成了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任务,并且通过了国家验收。湖南、河北、山东也基本完成了改革试点任务,正在或者即将组织省级验收。


刘春延表示,改革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坚持了公益性的改革方向。浙江、江西两个省,改革前有514个林场,改革后整合为264个林场,其中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型的林场由改革前的55%提高到改革后的89%,坚持了公益性的这种改革方向;第二,有效理顺了管理体制。浙江79个事业型的国有林场核定为2400多个事业编制,江西185个事业型林场核定了7374个事业编制,定性、合编的同时纳入财政预算,这就解决了干部职工的生计问题;第三,全面保证和改善和民生。浙江和江西两省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职工的参保率都达到了100%,这就彻底解决了它的后顾之忧;第四,初步创新了国有林场的发展机制。各试点省都初步建立了购买社会服务和绩效考核等机制,为国有林场转型发展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基础;第五,初步完善了支持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有林场的公益林补助标准等方面,这几个省都是有力地完善了和改进了政策,为国有林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政策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林场改革格外重视,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推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批示和系列的指示,强调指出国有林场就是要保资源、保生态,把它变成生态建设的主力和骨干。国有林场的总体目标,中央六号文件明确指出三个方面的总体目标,一是要实现生态功能的显著提升,要提出森林面积到2020年要增加1亿亩以上,森林蓄积量增长6个亿立方米以上,商业性采伐要减少20%以上,使林场的森林碳汇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有效地增强。第二,要使林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第三,要使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全面创新。


刘春延说,国有林场改革具体的内容有六个方面。第一,就是要定性,要明确国有林场的性质,就是以公益事业单位为主。同时要注重合理的精简整合林场规模,优化提升林场规模的层级。要落实法人自主权;第二,要科学核定国有林场的编制,按照编制纳入财政预算;第三,要定经费,解决国有林场的经费预算的来源问题,使它有及时足额的保证;第四,要全面地保障民生,要按照内部消化为主,多渠道解决就业的原则,妥善安排富余职工。同时把职工按照规定,纳入城镇职工的社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第五是转变发展方式,使国有林场把主要精力转到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上来,要严格地保护森林资源,要把森林经营作为中心工作抓起来,确保森林质量和功能、效益不断提升;第六,要完善支撑政策,改革中对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对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强化。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国有林场的改革亮点,我们从改革试点来看,从全面改革部署以后,各地的反映来看,应该说至少有四大亮点。一是通过这次改革,确立了国有林场事业发展的战略之基,虽然我们国家从建国以后一开始就很重视国有林场事业,国家拿出很大的力度投资建设国有林场事业,但是始终从中央国务院层面,明确国有林场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这是头一次。所以,在国家战略上有了地位,事业发展才有了根基。

中央六号文件明确指出,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明确指出,将国有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明确指出要以维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这些功能定位,使国有林场干部职工目标明确,干有奔头。


第二,解除了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长期以来,国有林场虽然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而且是自收自支,自己找饭吃。大家始终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收,在培育资源的同时自身还有顾虑。当然,这个群体始终忠诚于执行国家的意志,始终发挥奉献精神,但是自身的发展有的是常年拿不到满工资,有的是一欠多少年,有的是到退休以后还拿不到应有的工资,始终是有顾虑的。这一次,按照以工业事业单位为主的改革取向,通过定性、定编、定预算,通过社会保险全覆盖和妥善分流安置等系列举措,全面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为干部职工集中精力干正事奠定了一个坚实的体制基础和政策基础。

第三,切中了转型发展的政策之要。也就是说,国有林场改革,党中央、国务院这么重视,主要还是要激发它的活力和潜力,使它在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释放它的生态功能这方面要它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也就是要推动国有林场的两个转变,由木材生产为主向搞生态修复建设为主,由采伐木材获取经济利益为主向保护培育资源、发挥生态功能和服务为主,推进两个转变。所以,这一次通过明确国有林场改革的原则和目标,通过落实国有林场的法人自主权,通过创新国有林场的经营机制、管护机制、监管机制、支持政策等系统、全面的设计,为有效地实现国有林场的两个转变,将工作重心切实集中在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上来,奠定了坚实的机制和政策的基础。


第四,打通了改革红利的释放之渠。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证明,国有林场改革方向正确,路子是对头的,措施也是得力的,各级党委政府还是积极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推动改革,各级政府能够主动承担改革的主体责任。广大干部职工更是普遍赞成拥护,有效地激发了林场的发展活力和潜力。比如说,浙江省有一个白云山林场,通过改革,及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看好林、管好林、护好生态上,他们积极发展大径材培育,发展苗木基地建设,发展森林旅游产业,不但还清了职工工资改革以前的欠款300多万,而且人均工资从2007年的2万多元提高到现在的9万多元,特别是他们实施了1400多亩的杉木大径材培育等森林培育工程,森林蓄积量从改革前的18.6万立方米提高到了28.3万立方米,提高了10万立方米。他们年采伐量从改革前的3000立方米减少到了改革后的300立方米,他们实施了一万多亩的林项改造工作,营造了春暖绿树青草,夏似热带雨林,秋有漫山红叶,冬有凌寒雾凇的四季景观,大大提高了白云森林公园的景观品位,白云是一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它是林场,同时又是国家级的森林公园,提高了它的景观和设施服务水平,成为丽水市的城市后花园,让广大的市民免费享受到了“养在深山”的绿色福利,这就是改革的几大亮点。(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zhongguolinyewang

更多信息请浏览国家林业局门户网站:

(http://www.forestry.gov.cn/)

中国林业网新浪微博互动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